内卷的新能源行业,人才培育又如何?

2023-12-12
0
近年来,能源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压力、碳中和和碳达峰“双碳”政策的牵引、从粗犷的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高精尖制造产业的要求……诸多因素导致新能源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国政府对新能源行业的重视,更使得中国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和生产地。2023年2月,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本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出现的盛况,则以实例证明了这一点。
新能源产业崛起,人才争夺战也在激烈上演。在强劲的人才虹吸面前,新能源人才产业链上的各方——政府、高校、企业齐心协力,聚力培育出符合行业需要的胜任人才,共同推进行业稳健前行。

图片

图片
政校合力   外部给予强劲支持
新能源行业迅猛发展,不仅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传统能源企业也在向这个领域转型发力。可以说,该行业已经成为了投资人士的“黄金赛道”。
朝阳产业跃升,紧随其后的往往是巨大的人才缺口,新能源行业也不例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中国需要的新能源“双碳”人才在55万名以上,而目前的相关从业者仅为10万名左右。仅以工程师为例,作为新能源行业核心环节的关键人才,供需比只有0.16,相当于6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势必发生各家企业为了技术研发而高薪“抢人”的事件。
面对逐年扩大的人才缺口,我国政府正从顶层设计着眼,全面推动新能源人才体系建设。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产业链前端组织,也在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设置,为新能源人才入企打下良好根基。
国家   从政策层面牵引
新能源行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始终在对该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系列扶持政策。仅2021年以来,国家就多次提及要增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高校建设一批新能源学院,凝聚并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图片
国家近年来发布的关于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部分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牵引下,各地政府也在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例如,浙江省嘉兴市发布相关文件称,计划至2025年建成5家百亿级龙头骨干企业,设立一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成一批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产业新高地和核电产城联合创新示范基地,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进步。
高校   以实际行动紧抓落实
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中不难发现,国家一直在鼓励高校从源头把好人才关,培养出“好用、管用、顶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打好前战。
政府施策,高校紧随其后紧抓落实。2020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更名为新能源学院;西安石油大学于2022年6月成立新能源学院;借助内蒙古丰富的风电、光伏、储能优势,内蒙古新能源职业学院于2023年9月16日举行开工仪式……在具体的学科方向设置上,这些高校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力求整合优势资源,培养具备新能源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在高标准严要求下,一批批新能源行业精英正在或即将走上职场,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能源革命做出积极贡献。

图片

图片

企业自主   内部奋力人才辈出
新能源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在对该行业人才的培养上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与这些企业接触后了解到,此行业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新生力量,还是转换赛道的传统能源企业,基本都会着力培养管理层尤其是高管的全球视野;在专业人才上,则极为关注工程师和IT类从业者;对于全员,创新思维能力必不可少。致力于向新能源行业转型的职场人,也可以根据行业人才特性对号入座,寻找合适的“萝卜坑”。
塑造管理层全球视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新能源行业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舞台。因此,管理层势必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才能了解和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变化。
亿纬锂能作为高质量锂电池平台企业,经常会根据市场部的国际展会计划,选派相关管理者随同前往海外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领略到不同国家新能源行业的现状是一方面,这些管理者也会养成全球协作和包容的心态,塑造整合性领导力。这样的管理者,能够从信息收集和决策的角度进行优化和迭代新能源产品,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培育技术型专业人才
工程师、IT类人才是当前新能源行业紧缺人才。就前者而言,无论是新能源产品生产、测试还是运维,各个环节均需要工程师严格把关。后者高超的编程算法则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开展。智联招聘于2022年6月发布的《新能源产业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显示,新能源薪酬TOP20中,算法、嵌入式软件开发、C语言等IT人才名列前茅,居高不下的薪酬自然意味着此类岗位人才稀缺。
不少企业集中精力,加大对这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工程师来说,宁德时代是培养这类人群的模范代表。该企业将工程师的能力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分别为掌握工程理论知识、懂得学以致用,直至最后能够参透工程背后的机理继而创新。针对IT类人才,大多数新能源企业的做法为实战锻炼,通过参与多个新能源开发项目,加深他们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并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图片

普及全员创新思维
创新是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并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新能源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销售推广,都离不开创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新已成为新能源企业对全体员工的集体要求。
培养全员创新能力的形式多样,不定期举办创新实践工作坊,开展创新类培训、讲座和分享会,是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的方式。在这些活动中,员工能够及时接触到最新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还能结交志同道合的同伴。
在常规举措之外,建设创新创业基地,让企业内部的创新人才拥有发挥能量的舞台,则是站在战略层面的重要考量。国家能源集团从顶层设计层面出发,举集团之力于2010年成立了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让这里成为众多创业者、创新者的聚集地,更推动了新能源行业的深入发展。
人才难养且易失,新能源行业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尽全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不应因为自身的疏忽而流失。在人才培养之余,善于发现人才、合理激励激发干劲,再辅以温馨的工作环境留住他们,才是对人才的最大尊重。
当下,新能源行业仍面临多种挑战。国家虽然仍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和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高校也在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人才的输出,但投身其中的企业才是主心骨。在新能源产业迈入洗牌阶段的今天,没有人敢断言,谁会笑到最后。面对外部的残酷竞争,新能源企业正在向内探寻,通过修炼人才抢夺赛道席位。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