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法学院培训中心
不分析对方,只表达自己
2024-12-11
0
我一直都有一个可能不太正确的观点是:
和人打交道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上周我还发过一条朋友圈,调侃地说:
“当代人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少与人接触。”
然后我一个摄影师朋友给我发来一个短视频,是他自己拍的,文案配了这样一段话:
“人的磁场是很重要的。
和温柔的人在一起是养生,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是养心;
和聪明的人在一起是养脑,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就是慢性自杀。
多和善良的人同行,多和真诚的人同路,永远记住和优秀的人为伍,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我最开始没有明白过来,问他是不是发错人了。
他截图我的那条朋友圈,说是看了我发的话,然后送给我这个视频。
朋友可能是想安慰我,我表达了感谢,但由此也想了想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这件事。
我是个i人,稍微有点社恐,我曾试图分析自己的这种对社交轻微排斥的源头是什么,想来想去,可能是——
已经不想再试图通过读懂人心来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
而且,我越来越发现一件事是:
人的诸多烦恼,都来源于社交关系,并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情绪、价值、期待,以及自己的所得和所不得,都投射到别人的身上。
但我也并非是一个不能社交的人,原则上,我排斥的是无效社交。
是最近重新阅读了有关非暴力沟通的书籍,以及看了一些演讲,才把无效社交这件事的认知又一次做了全面的梳理,理顺了一个干脆利落的途径。
一个万能社交法则:
不分析对方,只表达自己
不分析对方,就是不用再强迫自己非要读懂人心。
在与人沟通时,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区是:
试图通过分析对方来进行沟通,并验证沟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说的直接点,就是有些人的察言观色,已经到了比看待自己还要重要和细致的地步。
总是去想对方的某句话是什么意思,他的下意识动作和无意识表情是什么反应。
还要再结合当时的环境和语境,去猜测对方究竟是什么心思。
人们总是非常急切地想要知道对方的弦外之音。
尤其是,当我们的沟通陷入了僵局和困境,或者对方表现出了任何反对或不耐烦的态度时,我们十分想知道为什么。
因为我们自认自己没有做错什么说错什么,那凭什么对方就满口指责呢。
想要试图分析对方,是一种刨根问底,可以,但很多时候没必要。
可以问一次,问两次,多问如果还没有答案,那就要知道,他不愿意给出答案,或者已经就是这样子的结果。
沟通有四个要素: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在面对别人时,最应该做到的:是观察和感受。
要知道其实很多人,是不会沟通的。
说出口的话,都是语言暴力,不过是在传达简单粗暴的情绪和对别人的否定。
只要你观察到他是在表达一种负面价值,并感受到了不舒服,那沟通就应该适可而止。
千万不要试图去分析,一分析就相当于掉进了对方的语言陷阱里。
有时人善于给自己加戏,总是觉得别人话里有话,总是认为对方还有更多心思没有被你感知。
但要学会一件事是:
没说的,就是没有,不说的,就是结束。
不要多想。
不要加戏。
猜别人是永远猜不透的。
只表达自己,就是让自己也学会有效沟通。
我必须要说,其实很多人自己也不会表达,或者不擅长直白地有效表达。
沟通中剩余的两个要素,需要和请求,就是对自我表达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对方,甚至是不带情绪地告诉对方,我需要什么,我不要什么,我请求你这样做,或我要求你不要这样做。
许多人曾跟我表达过一个困扰是:说话太过直白,不懂修饰,是不是情商不高的一种体现?
我的回答是:或许是,但如果因为想要情商高,反而让自己不敢说话或言不由衷,亦或是过度美化,才是本末倒置。
表达需要和请求,最有效的不一定是最得体的,而得体虽然是社交中很重要的一环,但却只是一种修饰手段。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将自己的原本意愿,明明白白完完整整地传递给对方。
沟通的逻辑,是思维和认知的逻辑,如果实在无法训练自己有过人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直白,就是最利己的方式。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不要模棱两可,不要含糊其辞,这都是无效沟通,虽然你的初衷是婉转,但在对方的意识里:都是认同,只不过是欲拒还迎。
我最近就在抓紧训练自己一件事,尤其是在很重要的事情沟通时,不再着重关注自己的语言是否有美感,或给人留下情商高的好印象。
我更关注的是:自己的需求是否有效、准确而直接地表达了出来。
并且,我要得到对方已经知晓的反馈。
我不知道我这种感知是否有人能够理解,就是人到了一定的阶段,已经不再期待通过沟通来完成别人对自己的所有构想与判断。
而更在意我们说的话是否有用,我们的沟通是否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
如果此刻的沟通没有达到对方的预期,那也不关我的事。
简单说了这两个层面,其实我想表达的一个社交沟通最核心的认知是:
社交中的课题分离。
我在说我的话,你在说你的话。
让沟通中的双方都专注于自己的表达,并努力尝试真诚而友善地完整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作为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好好说话,而不是去干涉对方的说话课题。
我之所以在开篇时说与人打交道很麻烦,就是我们总是不由自主陷入分析对方和无法明白自我表达的一团混沌里。
然后,还会因为沟通生气恼怒,产生诸多负面情绪。
但有一个真理,其实是早已隐藏在我们的日常沟通中。
就像两个人因为一些事情吵架,相互谩骂,有人去劝架,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
“别生气,好好说话,我们是解决问题的,又不是来生气的。”
这句本来是劝架的话其实就一下子点破了沟通的唯一目的,无非就是解决问题。
但在沟通中一旦有了其他非正常和非理智的情绪加入,问题就甭想解决了。
到最后争执了半天,你会发现,都只是在吵情绪,不是在说事情。
我曾经提过一个观点是:把握社交的尺度。
其实讲的就是社交中的课题分离问题,不仅是你与对方的各自立场的分离,各自态度的分离,还有情绪和事情的分离。
这种更加深层次的沟通认知,有一个最明显的好处是:
终于明白了不是什么话都可以对别人说,与此同时,别人说出口的话也不是什么都要听进心里去。
自己心里会有一把尺,会衡量话语于自己的作用,符合的就让进来,不符合的只是过了过耳朵。
并且,能够逐渐培养一个意识是:
我非常坦然地表达了我的所思所想,我做什么或我没有做什么,我也愿意接受你的评价。
但,我做的事情,和你的反应,这是两码事。
不要将我做的事情和你的反应混为一谈。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我想答案应该非常明显,就是筛选和交换。
说得更加功利性一点:是各取所需。
与人打交道,都是渴望先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从而也获得对方美好的一面,大家进行交换,彼此共融。
而各取所需还有另一层意思是:
如果取不到所需,就要学会筛选和不交换。
各取所需,不是非取此需,更不是非他所需,人的执念,往往会留在与特别一人的执念,与特别一事的执念。
好像非要得到什么,才算可以。
实则不是的。
你在筛选别人,别人也在筛选你。
你在进行表达时,其实无形中就是在设置社交边界,并对彼此进行一次又一次从灵魂到内心的扫描。
最重要的是明白,社交无非都是一个又一个“服务于自己”的圈子。
倘若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是好,如果不能,也可以一拍两散,大不了就再无瓜葛,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不分析对方,只表达自己。
只要能够落落大方表达了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功课。
至于对方的话语,对方的反应,乃至他们可察觉或不可察觉的潜台词,不用多管,那是他们的功课。
你能做的,不是分析,而是选择听或不听,然后再选择继续还是停止。
你其实有随时叫停的权利。
你也要有随时叫停的能力和底气。
在任何环境中——包括社交——每个人都有一种最后的自由。
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来源:有书
网址:
文化生活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
信息咨询
电话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